(澎湖西嶼西台的仿製大砲)
台灣有比較清楚的記載大約有四百多年歷史。其間經歷西班牙人、荷蘭人、明鄭、清朝、日本人統治再到戰後的中華民國,曾經歷過數次戰爭,至今留下一些古城與砲台的遺跡。
時代各異,這些古城或炮台的建築風格都不相同,然而因為下個朝代繼續整建使用,造成不同風格混搭的情況,同一個砲台可能有清朝的炮座、日本人的營舍、戰後國軍蓋的水泥碉堡,這也是台灣軍事古蹟的特色。
因為都市更新的關係,台灣很多古城都拆掉了,能將城門留下來就已經很難得了,希望大家多多重視保護古蹟。
【基隆】
◎ 基隆二沙灣砲台(海門天險)(國定古蹟)
◎ 基隆大武崙砲台(國定古蹟)
◎ 基隆白米甕砲台(市定古蹟)
◎ 基隆獅球嶺砲台(市定古蹟)
(紅毛城)
【淡水】
◎ 紅毛城(國定古蹟)
【台南】
◎ 赤崁樓(普羅民遮城)(國定古蹟)
◎ 安平古堡(熱蘭遮城)(國定古績)
◎ 二鯤身炮台(億載金城)(國定古蹟)
◎ 兌悅門(國定古蹟)
◎ 大南門:全台僅存的甕城(市定古蹟)
◎ 大東門
◎ 安平小砲台
【高雄】
【澎湖】
◎ 澎湖西嶼東台(國定古蹟)
◎ 澎湖西嶼西台(國定古蹟)
◎ 澎湖馬公金龜頭砲台(天南鎖鑰)(國定古蹟)
◎ 澎湖馬公大山砲台
(清朝劉銘傳購入的八吋阿姆斯脫朗砲,如今僅存此一門真品,存放於基隆役政公園)
◎ 基隆役政公園
(澎湖生活館所藏12吋阿姆斯特朗大炮模型)
【砲台的興衰】
砲台這項設施,在清朝中期之前是有作用的。當時的軍艦噸位小、艦砲也小,岸砲可以和艦砲對抗。
但是大約到了1870年代(清同治時期),軍艦造艦技術有了重大突破,「蒸氣鐵甲艦」出現,軍艦噸位大增,艦砲口徑也逐漸加大。加上軍艦有裝甲防護,砲台都是開放式的,防禦等級相差甚多。
到了1906年「無畏艦」時代,主力艦的艦炮已經普遍到了12吋(305mm),而當時岸炮能有8吋砲(203mm)就已經是巨砲了,艦砲射程大於岸砲。加上陸上砲台無法移動,完全變成活靶,沒有還手的能力。因此砲台就漸漸失去功能。
二次大戰的標準,一艘重巡洋艦通常有8~10門8吋砲,火力就已經超出許多傳統砲台了。更何況二戰時飛機的威力大增,砲台對飛機來說根本是固定的靶子,太容易摧毀。砲台必需增設高射砲來保護。
當年的登陸戰,軍艦在進行登陸前的岸轟時,陸上炮台幾乎不敢發砲還擊(一來射程沒有艦砲遠,二來會暴露位置),一直忍到敵人的登陸部隊要上岸時,軍艦停止砲轟以免轟到自己人,陸上的砲台才敢開砲。此時的砲台為了怕艦砲和飛機轟炸,必需建在山洞或是巨大的混凝土碉堡內,戰術價值已經大幅降低。
等到進入飛彈時代,砲台就完全失去舞台了。
【捷運美食】
◎ 貓大爺板南線板橋美食 6:板橋站、新埔站、江子翠站、府中站
◎ 貓大爺淡水線美食:中山站、雙連站、劍潭站、士林站、北投站
◎ 貓大爺信義線美食:中正紀念堂站、東門站、信義安和站、世貿站
◎ 貓大爺文湖線美食 (上):大直站、劍南站、內湖區、南港區
◎ 貓大爺文湖線美食 (中):南京復興站、中山國中站、松山機場站、濱江市場
◎ 貓大爺文湖線美食 (下):大安站、科技大樓站、六張犁站、萬芳醫院站、貓空站
◎ 貓大爺新蘆線美食 (上):松江南京站、光華商場、忠孝新生站
◎ 貓大爺新蘆線美食 (中):行天宮站、中山國小站、晴光商圈、民權西路站
◎ 貓大爺新蘆線美食 (下):大橋頭站、延三夜市、新莊、蘆洲、三重
【夜市美食懶人包】
【美食特輯】
◎ 貓大爺中餐廳特輯
◎ 貓大爺精選台北街頭香港餐館特輯:茶餐廳、燒臘便當、粥粉麵飯
◎ 貓大爺泰精選特輯Thai SELECT:泰國官方認證泰國菜餐廳
【旅遊特輯】
(2015/9/1)
按讚加入粉絲團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