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49巷4弄14號1樓。(02) 2711-6411。
※ 11:00~21:00,無休
※ 雲滇官網:http://www.yundish.com.tw/

雲滇過橋米線
今回本貓來講一個勵志故事:
1949年中國政權更迭。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但有一批軍民從雲南撤退到緬甸邊界,在戰火與艱困的環境中求生存,後來作家柏陽跟據他們的故事寫成《異域》小說,他們的事蹟才漸為台灣所知。
在真實的滇緬異域邊區,一位叫王根深的漢族小夥子,15歲那年因戰爭迫使他離開家鄉,跟著一支「光武部隊」游擊隊,在蠻荒叢林出生入死過著游擊生活。22歲時邂逅了一位雲南少數民族傈僳族的小姑娘一阿美。阿美剽悍能幹,不但會騎馬打獵種農作,在家更能煮飯燒菜。他們結婚生子,跟著部隊在戰火中顛沛流離,幾經波折最後來到了台灣,落腳在桃園龍岡的忠貞新村。為了在新家園討生活,在母親饒氏的帶領下,夫妻倆開設了一間小吃店,販賣雲南口味的純米手工米干,經過多年辛苦經營,漸漸做出名氣,把流落在泰緬各地的親人都接來台灣。
30年後的今天,夫妻除了經營「阿美米干」這間老店,還成立了「根深企業」,並創造了「七彩雲南」和「雲滇」(含「小雲滇」)兩個品牌,開設多家分店,成為台灣最知名的雲南米線品牌,非常勵志啊。

雲滇雲南過橋米線
「雲滇雲南過橋米線」台北忠孝店開在忠孝東路四段「SOGO忠孝館」與「頂好」附近巷中,是一間口碑老店,生意很好,下午沒空班繼續營業。

雲滇雲南過橋米線
「雲滇」的裝潢簡單典雅,座位數不多,空間略小,但還好吃這種小吃速度快,翻桌率高。

雲南過橋米線(右下角的豬肉已經放進湯裡)
過橋米線可說是「雲滇」的招牌菜,是雲南地方的特色美食。
相傳古代有一位考生,為了求取功名而在湖上的涼亭苦讀,他老婆每天送飯都要跨橋而來,因為路途遙遠,飯菜送達時也涼得差不多了。聰明的老婆靈機一動,在滾燙的高湯上淋上一層油,並將米線等配料分開置放,油阻隔了空氣,高湯雖不冒煙卻熱得燙嘴,端到老公面前再把料倒入,就像剛煮好好一樣新鮮,據說老公高中後,過橋米線的佳話也流傳至今。真是位賢慧的好太太啊!

雲南過橋米線
雲南過橋米線需要客人DIY組合,上桌時是一碗熱騰騰的湯(含半熟蛋包)、一碗米線、一盤菜、一碟豬肉。客人趁湯還熱的時候,趕快將這些配料全部放進湯中攪拌一下,尤其是要將豬肉片燙熟。

雲南過橋米線
本貓喜歡這家的湯頭,胡椒下的略重一點,湯頭喝起來溫暖。米線吃起來蠻彈口。整體吃起來其實肉類份量少,價錢會顯得略貴的感覺,但這就是吃個特色食物,享受一下DIY的樂趣。

雲燒牛腩米線
「雲滇」還有其它多種米線,大致都可以,沒有雷,大家可依喜好點餐。
汽鍋香菇雞湯
汽鍋雞湯是雲南特色美食,「雲滇」的汽鍋香菇雞湯蠻好喝的,冷天特別適合。

雲南大薄片、雲南豌豆粉、滇味涼雞
這盤拼了三樣特色小菜:雲南大薄片、雲南豌豆粉、滇味涼雞。三樣都不錯吃,湯汁酸香,本貓喜歡,很開胃下飯。

燙青菜
燙青菜份量可以,上面還撒了一點芝麻,有用心。

破酥包
破酥包是本店招牌點心,有甜有鹹,純手工製成的破酥包表皮有點皺皺的,看起來賣相沒有很好。師傅在製作初期要先讓麵糰發酵,然後將麵糰擀薄、拉勻成為一張大薄餅,將整張餅皮捲起成長條,再以這個長捲麵糰製作成包子皮,整個過程相當耗功夫。
吃起來有種層層麵皮的口感,但是有點濕軟,這就看個人喜好,本貓其實沒有很愛,本貓比較喜歡吃更彈軔的老麵肉包,這只是吃個雲南特色食物,吃好玩的成份比較大。本貓仍然希望這些特色美食可以流傳下去。

香蔥破酥肉包
總之,「雲滇雲南過橋米線」是老牌的米線店家,餐點有特色,口味有基本水平,價錢有點小貴,但貴在手工及特色,比較不適合計較CP值的人。在台北想吃雲南米線時,「雲滇」是安全的選擇。
【延伸閱讀】
(2023/4/1更新)
延伸閱讀
- 【宜蘭市美食】渡小月:宜蘭代表性台菜宴席餐廳,黑鮪魚美味上桌 4177
- 【泰國曼谷旅遊】Save One Go Market 2025:曼谷在地人逛的夜市,尚未觀光化的地方,價錢比市區觀光夜市便宜很多,想體驗在地人生活就來這邊 6996
- 【台北南京三民站美食】侯門小館 2025:高CP值中式眷村家庭料理,1989創立民生社區老牌餐館,聚餐便飯好地方 6995
- 【台北忠孝復興站美食】荷李活茶街 2025:百貨商場裡的港式茶餐廳,逛街購物時用餐休憩好地方,地點很棒,約朋友就來這間
- 【台北古亭站美食】墨賞新鐵板料理古亭店 2025:人氣鐵板燒開新分店,大推活龍蝦和鐵板炒飯,還有剝蝦螯服務真貼心!年輕人、小資族、情侶約會必收 6891
- 【台北中山站美食】肥前屋:七條通50年饅魚飯名店,門前天天排隊,餐點種類多樣,平價大眾食堂 5389(停業)
2 Comments
Ed
2013-07-11 at 01:03這家原來是不是開在南昌路?
貓大爺
2013-07-11 at 02:39不知耶 它開在Sogo旁已經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