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不少「溫州大餛飩」,然而大陸浙江省的溫州並沒有大餛飩,這倒底是怎麼回事兒?本貓今回就帶大家來探索這個謎團。
台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63-3號。(02)2382-2853。
※ 11:00~20:00,無休
【貓大爺推薦美食】

溫州大餛飩之家
西門町西寧南路上的「溫州大餛飩之家」是目前可考的溫州大餛飩最老店家。店家跨了兩個店面,一邊是廚房、一邊是座位,裝潢簡單樸實。

溫州大餛飩之家座位
餛飩是中國普遍的食物,以麵粉薄皮內包肉餡,但各地的名稱不同,福建稱為「扁食」,廣東稱為「雲吞」,四川稱為「抄手」,浙江及北方稱之「餛飩」,台灣大多稱為「餛飩」。來自福建漳州、泉州的後代習慣稱「扁食」。

老闆娘李蓮蕉
1949年有大量外省移民來台灣,不少溫州人落腳基隆港,在成衣廠工作的台灣人李蓮蕉,在工廠遇上了退伍的溫州先生,嫁入夫家後開始烹煮麵點。夫家在1950年代從基隆搬來台北中華路這一帶,一開始是在竹棚屋販售麵點,後來1961年才將矮棚屋改建成大家所知道的「中華商場」。
他們在「中華商場」第四棟「愛棟」二樓經營麵店,當時應該是婆婆一起經營,因為來自溫州,人稱「溫媽媽」。為了吸引客人將餛飩尺寸加大,並配上榨菜、高湯頭、紫菜等,因而才有「溫州大餛飩」的稱號。後來「中華商場」於1992年拆除,店家搬到西寧南路,李蓮蕉目前與兒子一起經營。
※ 關於溫州大餛飩的誕生,網路上仍有一些不明的記載,歡迎指教。

餛飩手工外皮
「溫州大餛飩之家」仍然保持多年來的手工外皮,皮薄但很有彈性不易破,機器皮不能比。

餛飩內餡
店裡可以看到老闆娘李蓮蕉手工包著一顆顆的餛飩。

2025/4菜單
「溫州大餛飩之家」賣餛飩和和麵點,也有滷肉飯。

餛飩乾拌麵
溫州當地只有小餛飩,大餛飩是台灣發展出來的。「溫州大餛飩之家」做的尺寸其實還好,不是真的很大顆,後來像「老虎醬溫州大餛飩」做的更大顆。

餛飩
這餛飩外皮看起來薄且半透明,吃起來蠻有彈性不易破,內餡有肉香,不管配乾麵或湯麵都不錯。

餛飩蛋花湯
當年因為有許多浙江、福建移民落腳基隆,基隆人到現在的早餐還是習慣吃餛飩乾麵或是乾麵配餛飩湯。在基隆車站附近的孝三路就有好幾家店,但都是做小餛飩。
◎ 基隆三角窗麵擔
◎ 基隆兩利餛飩大王
◎ 基隆阿忠古早麵店
◎ 基隆張家扁食麵

雙醬麵
有炸醬乾麵和麻醬乾麵,可以點雙醬麵,再配個餛飩湯。

雞滷飯
店家有賣滷肉飯和雞肉飯,這應該是後來因應觀光客需求發展出來的,吃起來還行,可以點雞滷飯,兩種都吃得到。

滷味
「溫州大餛飩之家」的滷味多是自家做的。

滷味
滷味中規中矩,建議點一些來配餛飩。

燙青菜
燙個地瓜葉份量不錯。

趙記菜肉餛飩大王的大顆菜肉餛飩
溫州雖然沒有大餛飩,但上海一帶是有大餛飩的,現在在「中山堂」附近的桃源街一帶還有「趙記菜肉餛飩大王」、「三味香」在賣上海式的菜肉大餛飩,包法與溫州餛飩不一樣,內餡包豬肉和青江菜,很大一顆。所以是溫州沒大餛飩,並不是大陸沒有大餛飩。一些江浙老館子還能吃到。
◎ 趙記菜肉餛飩大王
◎ 三味香

溫州大餛飩之家平實好吃
總之,「溫州大餛飩之家」數十年來還是保持古早味,價錢平實,喜歡吃餛飩的朋友不要錯過這一家。李蓮蕉老闆娘很親切,如果她有空的時候不妨和老闆娘聊聊「中華商場」的往事。
(2025/4/6)
延伸閱讀
- 【懶人包】黃仁勳美食地圖(全網最完整,共48家,2025):輝達 Nvidia 創辦人黃仁勳 Jensen Huang 的台灣美食完整名單 6708
- 【台北西湖站美食】牛耳精緻麵館 2025:兆元男輝達 Nvidia 黃仁勳的牛肉麵愛店!天然健康不添加化學品,內湖科學園區旁的麵店,內湖上班族一定要收口袋 6951
- 【台北港墘站美食】牛閣精緻麵館 2025:牛肉麵不稀奇,整顆牛腱心和整條牛筋的牛肉麵比較酷!超狂一球腱心麵與一根筋牛筋麵,健康美味又充滿愛心的牛肉麵 6592
- 【台北忠孝復興站美食】天下三絕麵食館:米其林必比登,高檔牛肉麵還有私房菜 3794
- 【台北南京復興站美食】王記府城肉粽:「輝達」黃仁勳的鄉愁滋味,台北南部粽與碗粿30年老店 6380
- 【台北中山國小站美食】排隊水煎包 2025:餡料飽滿、製作用心的水煎包新星,晴光市場商圈必吃銅版美食,當輕食或下午茶都很棒,還有隱藏版泡菜豬肉包和海鮮包 695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