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金光閃閃的洞窟,拍照起來超酷的!本貓來分享澎湖2021年才開放的景點「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發現這裡可以拍網美照的人真天才!

來西嶼彈藥本庫一定要拍一張打卡照
一般說「銅牆鐵壁」是形容很堅固的意思,但「西嶼彈藥本庫」的牆面真的舖滿銅片,是貨真價實的銅牆鐵壁呢。
澎湖縣西嶼鄉。(06)998-1881。
※ 09:00~12:00,14:00~17:00,週一二休息
※ 門票大人50元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com/shorts/agsRsS6kLnA?si=X-i0Teh20AevJ-6U

西嶼彈藥本庫入口
綽號「銅牆鐵壁」的「西嶼彈藥本庫」位於澎湖西嶼鄉內垵村,是一處廢棄的軍事彈藥庫遺跡群,2010年登錄為澎湖縣縣定古蹟,經整建後於2021年則以「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之名開放遊客參觀,2024年升格為國定古蹟。

西嶼東台軍事史蹟園區
遊客要來參觀「西嶼彈藥本庫」,可停車在斜對面的「西嶼東台軍事史蹟園區」內的免費停車場再步行過來。

西嶼彈藥本庫園區地圖
大家先看「西嶼彈藥本庫」地圖對園區有個整體概念。園區主要有一座土窟式清涼彈藥庫、一座洞窟式雙窟乾燥彈藥庫、一座洞窟式單窟乾燥彈藥庫,以及附屬的衛哨設施。

售票亭
參觀「西嶼彈藥本庫」需要購買門票,大人50元。

門票資訊
園區內沒有設洗手間,需要的可至斜對面「西嶼東台軍事史蹟園區」內。

階梯
之後往下走一段階梯才會到彈藥庫。

圓型哨所與監守衛舍
這是看守彈藥庫的衛兵哨所及居所。

土窟式清涼彈藥庫
這是一幢地面式倉庫建築,外牆由石牆疊砌,內牆則做木板牆及防潮用高架木地板,屋架為用角鋼鋼架等形成複式構造,屋瓦採用文化瓦(燻黑瓦)。

中央通道及左陳展室門口
這幢以前是存放彈藥的倉庫,現今內部分為左右兩間陳展室。可以看到地板下有墊高以隔絕濕氣。

左陳展間
左陳展室展出「西嶼彈藥本庫」介紹及附近「西嶼東鼻頭震洋艇格納庫」介紹,因為這位在軍事管制區內並沒有對外開放,只在「西嶼彈藥本庫」這邊放置說明。

西嶼彈藥本庫介紹
日本在1894年「甲午戰爭」勝利後於1895年3月攻佔澎湖,於馬公設立澎湖島要塞司令部(今日的澎湖防衛指揮部),計劃修建12座堡壘砲台,於1900年(明治33年)起工。
日軍在西嶼島南方一帶興建數個砲台以防衛馬公港北側,除了沿用清代建立的「西嶼東台」、「西嶼西台」兩座砲台,再興建「西嶼東堡壘」、「西嶼西堡壘」等砲台。
除了在各砲台本身設有彈藥庫外,更擇交通便捷、地點隱密之處,設置能儲備大量彈丸及火藥的大型彈藥庫以支援各砲台,計有西嶼彈藥本庫、紅木埕彈藥本庫、大山彈藥本庫、大山臨時火藥庫、雞舞塢彈丸本庫庫等,共5座彈藥庫。(也有將大山計算成1座,共4大彈藥庫的說法)

土窟式清涼彈藥庫說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軍接收日軍留下的設施,將此彈藥本庫稱為「牛心灣彈藥集積所」。後來隨著時代進步,大型軍艦的艦砲射程遠於砲台,加上飛彈問世,這些傳統砲台就失去重要性了。

西嶼東鼻頭震洋艇格納壕介紹
在「西嶼彈藥本庫」東邊附近有「西嶼東鼻頭震洋艇格納壕」,因為這位在軍事管制區內並沒有對外開放,所以只在這邊以圖文方式介紹。

震洋隊照片
格納是日文漢字的收容存放之意,例如車庫、飛機庫就是格納庫,停放船艇的地方就是格納壕。

西嶼東鼻頭震洋艇格納壕介紹
二次大戰到了1944年下半,戰局已經對日本非常不利,日軍已經在計劃本土決戰,因為與美軍軍力有巨大差異,日軍採用了自殺攻擊戰術,例如駕駛飛機衝撞敵艦的「神風特攻隊」、單人操作的自殺魚雷「回天」、雙人操作的自殺快艇「震洋」等。

震洋五型艇介紹
「震洋」是一種快艇,前方裝設250公斤炸藥,靠人力駕駛撞擊敵人的船艦同歸於盡。

震洋五型艇介紹
日軍種種自殺戰法非常殘酷,由於當年日本人從小被教育要效忠天皇,就算不願意,被選上也只能硬著頭皮服從命令,如果不從可能會被同僚及親友視為懦夫而遭到唾泣排擠,是戰爭下的悲劇。

震洋五型艇介紹
後來1945年8月,美軍在廣島和長崎丟下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許多自殺式攻擊計劃並沒有實施,澎湖的兩支「震洋隊」沒有出擊就解散了。

右陳展間
右陳展間做為休息以及彈性用途。

哨所
衛兵的住所,旁邊有水井。

鐵門
以前的鐵門。

洞窟式雙窟乾燥彈藥庫
以興建時間來說是1935年先建設「洞窟式單窟乾燥彈藥庫」,實驗成功後1936年再興建「洞窟式雙窟乾燥彈藥庫」,但參觀順序會先看到雙窟。

洞窟式雙窟乾燥彈藥庫
大門進入後會先是一段傳統混凝土工事通道。

洞窟式雙窟乾燥彈藥庫雙重鐵門的外門
彈藥庫的門有雙重設計,分為外門和內門。而且彈藥庫本身也是雙重結構,可以看到是在山洞中再建一個倉庫,中間有空隙。(雙層牆體穹窿結構,先於山腹岩盤上,挖出一個圓拱形的山洞,用混凝土塊堆疊成外庫結構,再用鋼筋混凝土建造內庫空間,為滿足恆溫、恆濕的要求。)
因為存放彈藥需要乾燥、恆溫的環境,雙層構造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再者存放彈藥具有高度危險性,雙層結構也提供基地更安全的保障。

洞窟式雙窟乾燥彈藥庫雙重鐵門的內門
進入外門的區域叫前室。

洞窟式雙窟乾燥彈藥庫的內庫
進入第二道內門後就是存放彈藥的內庫。
洞窟式彈藥庫為了保持內庫的清涼與乾燥,加裝了機器設備控管溫濕度,為防止產生靜電引爆彈藥,內庫牆壁與天花板皆以銅板覆蓋,做為導體捲接入至地面,以達到接地效果。整個洞窟在黑暗中反射出閃閃金光很有氣氛,變成銅牆鐵壁。

地面的玻璃
在雙窟彈藥庫的第一個洞窟、中段靠左的地面上有一片強化玻璃,當初整修時做這個是為了讓遊客看到地下的結構,結果被天才的攝影師發現這個玻璃可以產生鏡面效果,拍出漂亮的網美照,反而讓這裡成為新的熱門打卡點,是無心插柳的結果。(拍攝的人必需幾乎貼地才能拍出鏡面反射效果)

第二個洞窟的入口

第二窟的雙重鐵門,右邊是連通道
雙窟在雙重鐵門外面有連通道。

洞窟式雙窟乾燥彈藥庫第二窟內庫
第二窟的設計結構和第一窟相同。(地面的玻璃只有第一個內庫才有)

洞窟式單窟乾燥彈藥庫入口
出來後再往前走是「洞窟式單窟乾燥彈藥庫」,入口旁有消防水池。

單窟乾燥彈藥庫的雙重鐵門
這裡的結構是進入大門後,先進經過第一道鐵門進入前室,向左轉經過第二道鐵門後進內庫。

單窟乾燥彈藥庫的內庫
據解說員說明,當初是1935年先建了「洞窟式單窟乾燥彈藥庫」來試驗,驗證了恆溫、恆濕、隔絕靜電的效果不錯,1936年再興建了更大的「洞窟式雙窟乾燥彈藥庫」。總結了經驗之後再回到日本本土興建這樣的設施。
日本這種加裝銅片的彈藥庫數量不多,因為銅是貴重金屬,二戰後期取得更加困難,只是為了消除靜電去加裝大量的銅片其實成本效益不高。戰後日本物資缺乏,銅片被拆除做其它用途。據解說員說在日本仍然有保存少數這種彈藥庫,但屬於軍事管制區沒有對外開放,因此澎湖這個「西嶼彈藥本庫」是全世界唯一可以參觀的「銅牆鐵壁」。

園區大門旁的道路可以到達西嶼東堡壘及西嶼東台
總之,「西嶼彈藥本庫」屬於澎湖較新的景點,並且因為無心插柳拍出鏡面效果而爆紅。遊客到彭湖遊玩,值得到西嶼這一帶走走,除了「西嶼彈藥本庫」,鄰近還有「西嶼東台」和「西嶼東堡壘」可以順道參觀(「西嶼西堡壘」缺乏維護,不建議一般民眾參觀)。
(2025/5/2)
按讚加入粉絲團延伸閱讀
- 【台北永春站美食】東加炸雞 2025:這裡不必講武德,客人不用排隊直接開搶炸雞,溫良恭儉讓手腳太慢吃不到!虎林街永春黃昏市場搶手炸雞 6914
- 【台北永春站美食】施家麻油腰花 2025:麻油料理排隊名店,1973年創立,麻油雞、腰花、豬心都厲害,配碗滷肉飯就是台灣味 6913
- 【懶人包】貓大爺澎湖自由行旅遊及美食特輯 2025: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 暢玩澎湖古蹟、景點、美食 6311
- 【澎湖西嶼鄉旅遊】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 2025:真正「銅牆鐵壁」,澎湖超酷打卡景點,國定古蹟彈藥庫意外變身拍照聖地(附東鼻頭震洋艇格納壕介紹)6912
- 【台北忠孝復興站美食】台灣人ㄟ脆皮鮮奶甜甜圈忠孝店 2025:12種口味任君挑選 6485
- 【台北忠孝復興站美食】江蘇菜盒店 2025:東區隱藏版小吃店,韭菜盒豆腐捲都好吃,乾烙做法清爽不油膩,還有必吃豬肉餡餅 6911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