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貓認為,一間好的餐廳,不僅是把菜做好而已。料理好吃是基本,能有故事和特色加分,最好還能對餐飲文化有所貢獻。這一間「勺勺客」正是本貓心目中具備文化底蘊的好餐廳。

勺勺客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27號。(02)2351-7148。
(捷運善導寺站)
※ 11:30~14:00,17:30~21:00,週一、二休息
※ 預訂菜需於2天前預訂
◎ 勺勺客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haoshaoke
【貓大爺推薦美食】

以前舊店面
當本貓2005年開始寫部落格時,第一篇開張的文章就是介紹愛店「勺勺客陜西料理」,多年來一直對這間餐廳有股特殊的情感。
店家以前在仁愛路靠金山南路交叉口小巷中,老屋有種質樸感,天花板作成圓弧形有陜北窯洞的風情,白牆上滿滿都是簽名,包含陳水扁、馬英九、貓大爺等人。後來因為要都更就搬家到杭州南路現址。
新的店面比起以往方正,但裝潢不像過去的質樸感,卡式座位太多變得像間茶餐廳,大概是因為承接前一手的格局吧。卡式座位四個大男人坐會有點略擠。這邊沒有空間擺大圓桌,比較適合4人來用餐,人多反而不方便,最好要訂位。

店內座位
從前陜西廚子離家謀生,旅途上以烹廚手藝為他人做菜,也給自己混上一頓溫飽,靠的是隨身攜帶的一把勺子、兩把刀,於是陜西人稱呼會作菜的人為「勺勺客」。
「勺勺客」的老闆娘當年附陜西學習廚藝,菜色以陜西菜為主,混合一點新疆蔡色,老闆還從中國古籍中研究出多道獨家菜色,推出「彷古菜」,例如「金齋玉燴」是隋煬帝下揚州時愛吃的菜。「龍穿鳳翼」(停賣)和「蔥椒魚片」是慈禧太后因八國聯軍避難西安時吃到的菜。店家非常用心,是一間極有文化特色的餐廳,並且價錢經濟實惠。
每回有外國朋友想要吃中菜,「勺勺客」是本貓的口袋名單,因為不僅能介紹中菜給外賓,還有歷史典故可以講,會讓外國友人感覺好吃又有趣,「米其林必比登」沒選這間真是大遺珠。

Step 1 : 饃餅
陜西以麵食為主食,最具代表性的是「泡饃」。吃法是先送上一塊饃餅,客人自己動手撕成小塊(約玉米粒大小最好),再送回廚房加入湯頭去煮,有種DIY的樂趣。(店內有洗手台)

Step 2 : 撕成玉米粒大小
撕的時候儘量輕輕撕開就好,不要太用力把饃餅壓扁捏實了,只要撕小塊就好,中間留一點空氣感。

煮好的雙紅牛肉泡饃
泡饃有雙紅(牛肉加鴨血)、燒羊肉及葫蘆頭(豬大腸加雞絲)三種湯底可以選,三種都好吃。雙紅湯頭口味較重,夠味。

煮好的羊肉泡饃
這羊肉湯有羊肉特殊的香氣,但是不會腥,湯頭清鮮好喝,如果敢吃羊肉的建議試試看。

葫蘆頭泡饃
葫蘆頭是陜西人稱大腸頭的意思,裡面有大腸頭和雞絲,湯頭很清香。

煮好的泡饃有點像小顆麵疙瘩
如果懶得撕泡饃,可以叫「炒饃」,不必撕,很香且微辣。

酸嗆土豆絲
酸嗆土豆絲是道開胃菜,但現在可能大家少鹽少油吃清淡,做的有酸但不夠嗆,這道菜還是要帶一點鑊氣比較對味。

小醋蔥汁"合酪",打不出名字的蕎麥麵
陜西人很會製麵,店家賣的數種蕎麥麵都超級Q彈有軔性,有嚼勁但不會嚼不斷,醋汁酸香開胃。

葫蘆頭蕎麥麵
另外也可以將泡饃換成拉麵。例如這是葫蘆頭蕎麥麵。

哨子麵
哨子麵有豬肉燥,麵條帶勁兒,但是調味太酸了點。

風酥雞
風酥雞是將雞腿去骨,外表裹粉,內部填入蔥段去炸,外皮酥脆,內部鮮嫩帶有肉汁,好吃!

酥炸肋邊條
將豬肋肉條炸的香酥不油膩,很下飯下酒。

紅悶牛尾
「紅悶牛尾」,吃起來軟爛充滿膠質,湯汁很開胃。

虎皮會
虎皮會乃是將豆腐表面煎的焦黃,但內部還是軟嫩,略鹹好下飯。

A菠雙綠
把A菜和菠菜兩種綠色蔬菜一起炒,帶一點蒜香和酒香,好吃。

半天花,也就是檳榔花
少見的菜,口感介於蔬菜與筍類之間。
【仿古菜】

炙子骨排
很多人誤以為「勺勺客」只賣陜西菜,其實店家除了陜西菜外,還有很多古色古香的「仿古菜」,是店家研究古籍再嚐試重現的。例如「炙子骨排」是宋徽宗某年生日宴會的第四道菜。

炙子骨排
這是一塊豬肋排,外皮炸的帶點焦酥,肉汁都鎖在裡面。本身調味簡單,吃多了略會有點油膩,但是沾上椒塩又立刻去掉油膩感,是一道在別家吃不到的菜色。只是這道菜有點粗獷,現代人未必能接受。

金齋玉燴
「金齋玉燴」是隋煬帝下揚州時愛吃的菜,特色是運用柳橙讓炸魚片更加酸甜。其實柳橙入菜蠻不錯的。

蔥椒魚片
這是慈禧太后因八國聯軍之亂,從北京出逃西安避難時吃到的菜。

甲乙膏
甲乙膏也是一道仿古菜,使用沙朗牛肉,不但肉嫩而且醬汁拿來澆飯都很棒!

甜點:蒙古炸奶豆腐,預訂菜
本貓要特別推薦一道甜點「蒙古炸奶豆腐」,這要預訂才有。奶豆腐就是起司,炸過的麵皮表面灑上糖粉,吃起來甜甜的當中帶一點微鹹,有點像雙胞胎的滋味,中間包著會牽絲的起司,本貓很喜歡,每來必點。後來「米其林三星」的「頤宮」用這道當成招牌點心。

陜西很有特色
總之,「勺勺客」的菜單極富特色,店家不僅提供美味實惠的食物,還願意花時間研究古籍、嚐試將失傳的菜色重現,讓中華美食文化更加豐富深厚,這種精神值得肯定,也讓店家有多道獨門菜色,是間有人文底蘊的好店。受限於店家的座位設計,不容易揪超過4位去吃,這點蠻可惜。價錢方面相當實惠,因為有一些麵點類,就算一個人也能來用餐。只是多年下來廚房有換人,加上現代社會飲食習慣偏向少鹽少油,感覺有些菜色的調味沒有過去精準,但仍是一間值得一吃的好店。
PS. 「勺勺客」僅此一家,別無分店,延吉街上另有一家叫「勺勺客秦味館」,是親人分家所開,各自經營沒有分店關係。
【完整菜單】(可參考菜色,但價錢已經調整)
(2023/2/9更新)
延伸閱讀
- 【懶人包】台灣米其林指南特輯 Michelin Guide 2025(台北、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完整得獎名單及評論 7050
- 【新北板橋新埔站美食】萬得富爸爸肉骨茶王中王 Wonderful Baba Bak Kut Teh:米其林入選,板橋人氣馬來西亞美食 5941
- 【新北瑞芳九份美食】阿柑姨芋圓 2025:米其林入選,九份第一家芋圓,1960年創立,無敵景觀芋圓老店,山海美景盡收眼底 6774
- 【台北劍南站美食】睿麗餐廳 LA VIE:米其林星級餐廳就該是這樣的水平,米其林3星名廚全球唯一餐廳在台灣 6000
- 【台北民權西路站美食】人和園雲南菜 2025:米其林必比登,老字號雲南特色料理 6878
- 【懶人包】貓大爺台灣米其林指南特輯 2024(台北、台中、台南、高雄)2024 Michelin Guide Taipei & Taichung & Tainan & Kaohsiung 完整得獎名單及評論 6505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