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金湖鎮中正公園。
※ 08:30~17:00,無休
※ 免費參觀
民國47年(1958年)發生的「金門八二三砲戰」是場很重要的保衛台灣戰役,此後台海進入長期和平,維持兩岸分治的情勢,台灣才能享有今日的自由民主。
(位在黃海路與環島東路交叉口的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
金門在民國以來曾經經歷兩次大戰爭,一次是1949年的「古寧頭戰役」,另一次就是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大陸稱"金門砲戰"),這兩次的勝利保住了台澎金馬不被赤化。
(太湖是金門最大的湖,是個人工湖)
在金門縣金湖鎮的「太湖」旁,建有「八二三戰役紀念館」以及「俞大維紀念館」(當時國防部長)紀念這場重要的戰役並開放參觀。
(太湖旁的中正紀念林,往內走即是八二三戰役紀念館)
1949年「古寧頭戰役」,共軍輕敵又不熟兩棲作戰,乃致兵敗金門。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宣佈協防台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此後共軍渡海攻台困難,奠定兩岸分治局面的基礎。
(八二三戰役紀念館)
從1949年到1958年間,雙方並未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但依然保持敵對緊張狀態。尤其金門有很多兩岸「水鬼」(兩棲特種蛙人部隊)互相摸來摸去的故事。
中共發動「八二三砲戰」的原因迄今不詳,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從頭到尾沒打算派兵登陸,是場注定要失敗的戰爭,那毛澤東為何還要打咧?比較可信的說法是當時毛澤東和蘇聯總書記赫魯雪夫鬧翻,毛澤東不同意蘇聯想將勢力滲入中國,並且想表態中國並非蘇聯的屬國,不需要事事聽命於蘇聯,於是私自發動「八二三砲戰」,事前完全沒有知會蘇聯,此舉讓蘇聯方面震怒。赫魯雪夫擔心毛澤東會與美國開戰繼而把蘇聯拖下水,於是質問毛澤東,但毛澤東只表示想將國際焦點轉移到台海云云(當年7月發生伊拉克革命、美軍出兵黎巴嫩等中東危機事件),毛的答覆並不具說服力,僅是敷衍遁詞,真相恐怕就只是不爽蘇聯老大哥而已。
毛澤東發動對台砲戰,順便可以測試「中美協防條約」的強度,看看美國人是不是玩真的?所以這只是一場臨時起意的戰爭,邊打邊看發展,事前並沒有完整的計畫,既沒打算登陸攻佔金門,也不知道要如何收尾?因此註定會草草結束。
然而,美軍「U-2」偵察機於7月27日偵測到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機場的軍機大量進駐,但並沒有發現地面部隊與船隻調動集結,並將情報分享給台灣,研判有空中衝突的可能,但沒有準備登陸的跡像,因此我方僅提高戰備層級,尚未啟動全面備戰。雙方自7月29日起爆發數次空戰。
(金門形勢圖)
1958年(民國47年)8月23日晚間6點30分,解放軍突然對金門開砲,一時全島彈如雨下。(當時台灣實行日光節約,時間延後一小時,實際上是5點30分)共軍只是砲擊金門並沒有發動部隊登陸,因此稱為砲戰。
(8月23日傍晚共軍突然炮擊太武山翠谷)
共軍只砲擊不登陸的舉動違反軍事作戰常理,因此開戰出乎我方及美國意料。
砲戰的第一擊是經過解放軍精密的情報計算,因為「金門防衛師令部」所在地是在太武山山谷的「翠谷」,在砲術中稱為「反斜面」,彈道曲射的大砲很難攻擊,是理論上的射擊死角,國軍認為很安全,因此將指揮部設在此處。為此共軍多次演練,特別在大陸找了一處坡度和太武山相似的山,實施砲擊測試兩天,計算出大砲仰角與裝藥量,讓砲彈以高仰角越過山頭並且擊中山谷的「金防部」。
(823陣亡的三位副司令)
攻擊的時間也經過精密設計,6點30分正是準備用餐之時,當天國防部長俞大維正好訪問金門,許多高級幹部到「翠谷水上餐廳」準備和部長用餐。另外美軍顧問團也有人要退伍,舉辦歡送會,因此有很多官兵聚集在此。
(大門兩側牆壁,鐫刻戰役殉職官兵姓名587位)
6點30分一到,共軍對金門全島發動猛烈砲擊。其中動用了6個炮兵營,共72門大砲,重點射擊「金防部」,在15分鐘內發射6千多發砲彈攻擊「金防部」。
當天造成國軍死傷440餘人,陣亡者包含正在「水上餐廳」的三位「金防部」副司令:陸軍趙家襄、吉星文以及空軍章傑三位將軍。其中吉星文正是1937年「蘆溝橋事變」中駐守蘆溝橋的國軍團長,抗日英雄不幸在金門殞命。
(鐫刻最前排是三位副司令)
當時金防部司令胡璉將軍正在陪國防部長俞大維,俞大維生性簡樸不喜應酬,不想去參加美軍顧問團的歡送派對,就指派胡璉去代表就好,胡璉正準備離開時大批砲彈落下,胡璉立刻躲進坑道中沒有受傷。但俞大維被破碎的彈片擊中,當場滿臉鮮血,有彈片嵌進後腦,一生都未取出,另外參謀長劉明奎也重傷。共軍的第一擊很漂亮,胡璉以幸運聞名。
(明德公園內三位將軍陣亡紀念碑)
「翠谷」如今改名為「明德公園」,在「水上餐廳」舊址蓋了一座紀念碑,紀念殉職的三位副司令。此景點與「擎天廳」可以一起申請參觀。
(八二三戰役時駐守大二膽的第九師師長郝柏村,於此戰一舉成名,後來出任行政院長)
砲戰初期國軍雖然被突襲,但靠著金門堅固的花崗岩掩體保護,逐漸恢復戰力發動反擊。並得到美國海軍護航,維持金門補給線。
(155公釐榴彈砲)
當時共軍的大砲是俄製的152公釐砲以及122公釐砲,國軍則是美製的155公釐砲及105公釐砲為主。
(155公釐榴彈砲)
共軍只砲擊不登陸,不只國軍和美國不理解,在中共解放軍內部也是一頭霧水,但毛澤東始終沒有指示要進行登陸。
(台北國軍軍史館中的金門M55八吋自走榴彈砲照片)
到了9月中旬起,美軍援助國軍6門大號的203公釐八吋自走榴彈砲(M55),後來又有6門牽引式的八吋榴彈砲,26日起國軍利用此型重砲反擊,八吋榴砲威力大,普通的掩體擋不住,我軍宣稱在一個小時內摧毀40幾處目標,國軍士氣大振。(但砲擊廈門火車站的其實是射程更長的155公釐加農砲,被誤傳為八吋榴砲的戰功)
(當年參戰有功部隊獲頒的虎旗)
10月6日之後,解放軍宣布放棄封鎖,改採「單打雙停(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單打雙不打)」的方針,找下台階,此後逐漸減少攻勢。國軍算是贏得勝利,兩岸的零星砲擊直到1979年中國與美國建交為止。
(早年一般資料記為31比1,但館內為32比1,其實要看空戰從那一天算起?我空軍損失劉金燦與張迺軍兩架F-86),共軍方面從7月29日發動偷襲開始算,擊落兩架F-84(任祖謀與劉景泉)。
(F-86F 軍刀式戰鬥機,武裝有六挺12.7公釐機砲,以當時而言,火力稍嫌不足,但纏鬥性能仍然不錯)
砲戰期間,雙方的海軍和空軍也發生多次戰鬥。在「八二三戰役」期間,我空軍主要使用美製F86「軍刀式」戰鬥機,共軍則是使用俄製MiG-17。我空軍當時的具有人員素質優勢,在數次空戰中都取得勝利。
(我空軍參戰部隊主要是桃園五聯隊)
戰役後期9月24日,我空軍十一大隊以緊急加裝響尾蛇空對空飛彈的F-86出戰,一舉用飛彈擊落4架MiG-17,創下全世界首次以飛彈擊落敵機的記錄(飛行員錢奕強)。另外又以機槍擊落4架MiG-17,取得8:0的勝利。中共空軍大為震驚,從此中共空軍不敢再靠近我空軍。
(F-86F 軍刀式戰鬥機)
共軍一向對戰果誇大其詞,對自己損失避而不談,外界無法得知實際損失。在照相槍的錄影影像中,有幾架僅能證明擊傷但無法證實擊落,絕對沒有到30架那麼多,但一般認為仍然可能有20多架損失。
(這架 F-86F 的塗裝保存的很完整,是屬於桃園基地空軍五聯隊五大隊)
我空軍為提振士氣從寬認定戰果,發佈創下「31比1」的傲人戰績。
(桃園基地空軍五聯隊五大隊是八二三戰役期間我軍主要參戰空軍部隊)
(F-86F 軍刀式戰鬥機)
(當時降落在料羅機場是很危險的)
空軍的運輸機部隊也冒險運補當時的料羅機場(今日尚義機場為日後所建)。
(LVT-P4 兩棲運輸車)
海軍在「八二三砲戰」期間也冒險運補金門,登陸艦被迫停在共軍射程外的外海,放下登陸艇往料羅灣灘頭前進,登陸艇速度慢,風浪大時甚至需要五、六個小時才能抵達岸上,相當辛苦。
(LVT-P4 兩棲運輸車)
(砲戰期間發生九二海戰。海軍104沱江艦以寡擊眾,浴血奮戰,戰後得到表揚)
(八二三戰役砲擊統計表)
共軍在此戰役中,對金門發射砲彈多達47萬4千多發砲彈,國軍也反擊12萬8千發。
(共軍射擊金門的未爆彈及宣傳彈等各種砲彈)
這場砲戰是一場「政治戰爭」,只砲擊不登陸,共軍註定要失敗。
(金門菜刀)
也許是毛澤東感受到美國協防台灣的決心,「八二三砲戰」之後,海峽兩岸就沒再發生大規模衝突,而這場砲戰也意外帶給金門民間大量的砲彈破片,用來製造聞名的「金門菜刀」。
(八二三紀念館內的商品部)
當今海峽兩岸氣氛轉變,來此參觀的大陸觀光客很多。
(戶外的砲彈紀念碑,這並不是真的砲彈)
今日金門最大口徑的火砲是比八吋榴更猛的240公釐巨砲,但這型巨砲是後來才運到金門,並沒有來得及趕上主要的戰鬥期間,但在後續零星砲戰中仍然具有強大的威懾力。
(M41 戰車,過去曾大量佈署在金門等外島)
在記念館四週放置了幾輛退役的戰車。
(M42 雙管40公釐防空戰車)
(M24 戰車,過去曾大量佈署在金門等外島)
(俞大維記念館)
到「八二三戰役紀念館」參觀之餘,可以順到參觀旁邊的「俞大維記念館」和「榕園慰廬」。
(榕園慰廬)
【延伸閱讀】
(2023/8/23更新)
按讚加入粉絲團延伸閱讀
- 【台北忠孝復興站美食】姜太太包子:SOGO復興館旁的排隊包子名店,現場買十送一 4142
- 【台北永春站美食】施家麻油腰花:麻油料理排隊名店,1973年創立,麻油雞、腰花、豬心都厲害,配碗滷肉飯就是台灣味 6062
- 【懶人包】貓大爺精選酸菜白肉火鍋特輯(16家):冷天就愛吃火鍋,酸香迷人的東北酸菜白肉火鍋 6632
- 【台北東門站美食】東門餃子館:1961年創立,永康商圈老店的酸菜白肉鍋 1322
- 【台北永春站美食】無敵水餃:台南阿嬤的好手藝,不只是水餃店,還有酸菜白肉鍋、搶鍋麵及私房功夫菜,炸黃金餃必吃(有售冷凍食品) 6037
- 【台北民權西路站美食】老東北家鄉特色料理:隱藏在小巷中的特色東北菜,拔絲地瓜讓人驚豔,台灣少見的東北菜及朝鮮菜,價錢經濟實惠 5938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