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貓又來說故事了。
香港1950年由彭氏家族創立的「楓林小館」頗受好評,1960年代由彭嵩敬來台灣開分店,當年紅極一時,因股東太多、意見分歧而在1988年停業,從這家分散出去好幾家館子:「東豐街彭家園」(1981)、光復南路「彭家園」(停業)、「醉楓園」、「羊成小館」、「老彭的店」、「廣安樓」、「小楓園」、「精華小館」、「新店楓林小館」等,大家的菜色和手路都差不多,其中「東豐街彭家園」和「醉楓園」都入選過「米其林必比登」,前者在2024年落榜,如今僅剩這家「醉楓園」仍在榜上,本貓來給大家介紹。

醉楓園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8巷5號。(02)2577-9528。
※ 10:30~14:00;17:30~21:00,週一店休
【米其林必比登推介】
「醉楓園」由彭群知創立,開在「台視」後方巷中已經30多年,是一間老字號廣東菜餐廳,店內陳設簡單,絕對不是吃裝潢的店。
◎ 東豐街彭家園
◎ 羊成小館

醉楓園
菜單是單點(見文末),也有配好的桌菜,大致包含了招牌菜色,如果人多8~10位,可以直接點桌菜,價錢合理。也可以和店家討論替換其中菜色,例如有人不吃牛可以換其它菜。

芋泥香酥鴨
「楓林小館」體系出身的店家都有這道菜,可說是「醉楓園」必點招牌,鴨肉先炸後蒸,加上芋泥再一起下去炸,炸的酥香不油膩並且有芋頭香氣,推薦必點(建議預訂)。

鹽焗中蝦
「楓林小館」體系出身的店家都有這道菜,蝦子經過修整,炸的酥香,整隻蝦都可以吃,不用剝殼真是方便。這道菜不只下飯,也下酒。

瓊山豆腐
這道「瓊山豆腐」是本貓喜歡的一道菜,因出自海南瓊山師傅之手而得名,也是「楓林小館」體系的名菜。名稱雖然是豆腐,上桌看起來像蒸蛋,實際上是蛋白製成,並不是豆腐本人,再加上干貝絲和蠔油芡汁。吃起來香滑可口,蒸蛋和干貝味道合拍,很好配飯,建議必點!(建議預訂)

京都排骨
排骨炸過後仍然鎖住肉汁,調味酸酸甜甜本貓喜歡,表面灑點芝麻,很下飯。

脆皮雞
只要是廣東菜館,脆皮雞一定要好,很多店家都做的不錯,不然真的很難混,「醉楓園」的可以。

粉絲牛肉煲
煲類是廣東菜的一大特色,這粉絲牛肉煲份量不少,可以考慮不要叫太多白飯。牛肉軟嫩,下面的粉絲吸飽牛肉和調味料的菁華,不錯吃。

清蒸石斑魚
以前石斑魚是昂貴食材,現在有養殖技術之後就親民許多。魚只要新鮮,簡單清蒸就可以烘托美味。

XO醬炒雙脆
廣東的XO醬是一絕,能讓許多菜變香,花枝和海折雙脆火候炒的不錯,真的有脆。

清炒A菜
這A菜炒得不錯,口感清脆,調味剛好,份量也多。

鹹菜芥蘭肉片湯
芥蘭肉片湯中規中矩。這家的菜色份量都蠻大的。

餐後招待綠豆湯
這天用餐後招待綠豆湯,煮的很家庭古早味。

蟬聯米其林必比登
總之,「醉楓園」的菜色樸實、老派且傳統,沒有什麼花俏的擺盤,雖然不是特別精緻美味,但算是維持住老味道,價錢合理,適合帶長輩去用餐。
「楓林小館」結束營業很可惜,開枝散葉的餐廳中間,本貓以前比較喜歡「東豐街彭家園」,但這回再去造訪「醉楓園」,覺得菜色有進步,而且裝潢環境上「東豐街彭家園」已顯得老舊,「米其林必比登」如果是因為兩家類似的只想取一家,「醉楓園」的確有優勢。
◎ 東豐街彭家園
◎ 羊成小館
(2025/7/20更新)
延伸閱讀
- 【團購】劉姥姥花椒油 2025:一瓶在手,餐點美味大升級,《食尚玩家》推薦(期間限定8/10~8/16)7039
- 【台北行天宮站美食】不老客家麻糬:銅版價手工麻糬老攤,草莓季會加賣大福,不到2小時就被掃光 6061
- 【懶人包】台灣米其林指南特輯 Michelin Guide 2025(台北、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完整得獎名單及評論 7041
- 【團購】中元普渡澎湃祭貢品組 2025:貓大爺 x《食尚玩家》x 姐夫嚴選,你方便省事、好兄弟開心 7046
- 【台北忠孝敦化站美食】鮨天本 2025:台灣壽司店的頂點,天本昇吾主廚獨特的料理展現,只接待熟客,有錢也未必能吃到,饕客一定要朝聖的夢幻名單 7043
- 【台北中山站美食】福大蒸餃館 2025:巷子裡的高CP值美味小館,豬肉蒸餃、大餛飩必吃,觀光客也知道的小店 7045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