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咸豐8年(1858年)中英締結「天津條約」,清廷開放台灣(即安平)及淡水二港為通商口岸,1864年正式開港,洋人紛紛前來開設公司。當時在台南的「怡記」、「和記」、「德記」、「唻記」、「東興」,合稱安平五大洋行,現今僅存「德記」與「東興」兩家洋行建築。
【德記洋行】(三級古蹟)

台南市安平區古堡街108號。(06)391-3901。
英商「德記洋行」創建於清同治6年(1867年),主要從事鴉片、樟腦、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光緒21年(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以後,日本人將許多貨物收回專賣,導致各洋行貿易量銳減,加上安平港日漸淤塞,洋行紛紛關閉。但「德記洋行」仍繼續營業,一直到宣統3年(1911年)才關閉,日本人將它改為鹽業會社,臺灣光復以後,再改為臺南鹽場辦公廳舍,

目前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需要購買門票)。隔壁建有台灣製鹽總廠總經理朱玖瑩的官舍。

此地另外還有「安平樹屋」,要和蠟像館一起買門票才可進入。
【東興洋行】(三級古蹟)

台南市安平區安北路233巷3號。
「東興洋行」位在安北路上,是棟單層樓的紅磚建築,庭院中有老榕樹,面對著一大片魚塭,還可以觀賞夕陽,景觀挺美的。這裡在百餘年前是繁榮熱鬧的碼頭港邊,所以洋行蓋在這裡。距離安平古堡並不遠。
「東興洋行」(Julius Mannich & Co.)為德商東興(Julius Mannich)和彼得森(J.Peterson),於光緒年間(1875-1908年)建立商館,經營糖、樟腦的出口貿易,並代理輪船運輸的業務。日據時代後漸漸沒落。1987年曾規劃為「安平外商貿易紀念館」,但現在已變成德簂餐廳。
「東興洋行」為單層樓建築,是典型的「殖民地式建築」,最大的特色是在西洋建築的架構下,巧妙運用本土建材,並融入本土裝飾手法中西合一。前院的矮牆有綠釉裝飾,也是其特色之一。
延伸閱讀
- 【台北松山站美食】松山市場水餃 2025:手工水餃大顆紮實又便宜,CP值太高,沒有招牌店名,隱藏在菜市場超過40年,每天只賣2小時(冷凍水餃要預約)7117
- 【台北小巨蛋站美食】新華港式菜館 2025:平價廣東菜家常風味老店,經濟實惠吃不膩,脆皮雞、百花油條都是招牌(附完整菜單)7116
- 【懶人包】貓大爺文湖線美食特輯中(2025,68篇):南京復興站、中山國中站、松山機場站、附遼寧街夜市、濱江市場 7114
- 【台北忠孝敦化站美食】波記茶餐廳 2025:一秒到香港,重現香港70年代冰室風情,干炒牛河、XO醬炒公仔麵、港式點心、絲襪奶茶都是滿滿港味 7115
- 【懶人包】貓大爺板南線美食 3(2025,55家):忠孝復興站與微風廣場商圈,台北市中心商圈 6155
- 【台北忠孝復興站美食】伊勢路勝勢日式豬排 2025:遠東SOGO復興館人氣店,有品質的日式炸豬排,還有季節限定料理 182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