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旅遊】台北天后宮:天上聖母媽祖與日本弘法大師相見歡 1260

台北市旅遊

台北市萬華區成都路51

在西門町熱鬧的街道上,隱藏著一間廟宇,廟門開在成都路上,兩旁商店相夾,並不是很明顯,進入廟門內豁然開朗,建築頗具規模、香火鼎盛,這就是「台北天后宮」。

(廟門)

「台北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最特別的是這裡還供奉了日本的弘法大師(空海和尚),形成中日混合的奇特情形,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門神)

(門神)

(本廟沿革碑文)

台北天后宮,原名新興宮,原址原艋舺直興街(今貴陽街與西園路交叉口),建於清乾隆11年(1746年),當時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艋舺三大廟門。

(本廟的古鐘,罩起來保護)

相傳乾隆年間,有一艘大陸船至臺灣行商,便將船上之媽祖神像請到艋舺街上奉祀香火。事畢,船主要起帆回程時,卻難以行進,請示神諭的結果,媽祖表示有意留在台灣救濟人民,因此將神像請回艋舺。

(水池)

(正殿)

乾隆11年(1746年),艋舺地方人士捐資,於直興街建媽祖廟,名為「新興宮」。嘉慶18年(1813年),新興宮遭祝融之禍,道光5年(1825年)重修。


(正殿祀奉天上聖母)

台北當年另外有一間稱為「台北大天后宮」的媽祖廟,是清光緒14年(1888年)台灣巡撫劉銘傳所建,在日治時期(1911年)因強烈颱風侵襲倒塌以致無法修復,故於1912年拆除改建為「二二八公園」中的水池,而媽祖神像被迎至三芝福成宮供奉。


(天上聖母即為媽祖,有大小數尊)

日據時代昭和18年(1943年),日本官方因為開闢防空道路,拆除「新興宮」,遂將神像及神器暫奉於「艋舺龍山寺」後殿。

(正殿神祇眾多,此乃台灣民間信仰特色)

二次大戰結束後,新興宮信眾在西門町成都路西門市場旁找到奉祀弘法大師(即日本真言宗創始人,傳說中製作日文字母「平假名」的空海大師)的「弘法寺」作為新廟址,1948年將寄放於「龍山寺」後殿的媽祖神像遷入,並更名為「新興宮」,後來又改名為「台北天后宮」。


(正殿匾額)

後來,有信徒被弘法大師託夢,弘法大師表示此廟本為其寺,日治時期結束後雖改奉媽祖,仍應該祀奉弘法大師神像,以示紀念。後來廟方從善如流,於側殿奉祀弘法大師,因此形成中日神明共處一廟的情況。

(參拜順序)


(觀音菩薩及註生娘娘)

【供奉神明】

玉皇殿:玉皇大帝、三官大帝

正殿:天上聖母

左龕:觀音佛祖、註生娘娘

右龕:關聖帝君、文昌帝君

左側殿:地藏王菩薩弘法大師

右側殿:福德正神、虎爺

(二樓的玉皇殿)

有一點特別的是「台北天后宮」建有二樓的「玉皇殿」,在參拜時,玉皇殿的順序最先,再來才是主神天上聖母。


(玉帝及三官大帝)

(地藏王菩薩殿)


(地藏王菩薩)

(弘法大師殿)

「台北天后宮」在左側殿祀奉弘法大師空海坐姿雕像,背後有一幅弘法大師畫像。

(弘法大師坐姿雕像及後方畫像)

另在殿外水池旁有一尊弘法大師的立姿石雕,頭戴斗笠,左手持缽,右手持杖。

(水池旁的弘法大師立像)

「弘法寺」是日本「高野山真言宗台灣總本山」。從1973年以來,日本高野山金剛峰寺和東京別院在每年10月到12月間都輪流派遣僧侶到台北天后宮,舉行朝聖禮佛法會。

(福德正神及虎爺)

中日雙方的神明可以和平共存,希望雙方的人民也可以和樂相處。

【年表】

1746年(乾隆11年):新興宮肇建,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1899年(明治32年):真言宗高野派在西門町設立布教所。

1910年(明治43年):布教所改稱「新高野山弘法寺」。

1943年:政府整修道路,新興宮遭拆除,天上聖母神像移奉艋舺龍山寺。

1948年:以弘法寺作為新廟址,於當年農曆六月初一入廟奉祀。

1959年:天上聖母千年聖誕紀念日,由信徒捐錢出力,重建廟宇。

1967年:更名為台北天后宮。

1985年:主、偏殿及玉皇殿陸續完成。

(宗教勸世行善)

台灣花蓮吉安鄉有一座慶修院」,裡面也有供奉弘法大師 

貓大爺板南線美食 1:西門町美食

(西門町)

 

新北淡水福佑宮 

天后宮(官方建立)

(全台第一座媽祖廟)

(世界文化遺產) 

(2013/1/24)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Leave a Reply

Blogimove部落格搬家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