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6號。(06)998-1952。
座落於澎湖西嶼東側海濱的「二崁村」,是台澎地區難得一見的閩南古老建築群,被文建會選定為文化聚落保存區,是到澎湖旅遊的好景點。
二崁聚落從開基祖陳廷益落居以來,至今三百餘年共傳九代,相傳陳廷益為少林寺武人,因愛上同門師妹有損寺規,於是與愛妻聯袂逃離唐山,飄洋過海來到澎湖定居。當時西嶼大部分富饒之地都有移民,於是只好選擇乏人問津的二崁村北龜山腳落居。為逃避少林寺僧侶追捕,陳廷益鮮少與外界往來,久了竟讓二崁村成為封閉的聚落,發展成單姓社區,也就是全村都姓陳。(原來武俠小說寫的是真的!)
(當地建築多是此種閔南風格)
(綠色釉彩的瓷窗是閔南建築的特色)
「二崁村」因為缺乏海港與渥田,經濟貧乏,無法供養早期3、400人的村民,於是村民紛紛往台南、嘉義謀生,人口大量外移的結果,全村四十餘間古厝今日僅剩七十餘位村民。過去曾經在十餘年間,村內只誕生過一個小嬰孩。
然而早期移居台南、嘉義一帶謀生的二崁人大多從事中藥生意,事業有成後,就會回二崁整修老家,於是二崁的閩南建築古厝的建材和裝飾都很講究。但畢竟二崁的人口持續流失,導致翻建新屋的需求很低,意外的成為澎湖保存最完整的傳統建築聚落。
(二坎的鄉野)
澎湖人稱高地為「崁」,村落因南、北各兩處小高地夾著,因此名為「二崁」。
(珊瑚礁石)
古早建築多半就地取材,澎湖缺乏樹木等建築資源,大多會利用當地特殊的「咾咕石」,也就是珊瑚礁石,與其它建材混合做為砌牆之用。這種「咾咕厝」建築在澎湖非常多,「二崁村」幾乎全部都是。在台灣就很少見,今日可在萬里一帶看見這種「咾咕厝」。
(咾咕厝)
(咾咕石砌的牆)
(漢藥館)
當地在1994年成立了「二崁聚落協進會」,開始為老聚落找新生命。在被文建會選定為文化聚落保存區後,獲得撥款補助整修,共修復保存了26間閩南式古厝。並且部份建物規畫為主題館,例如「漢藥館」、「褒歌館」、「童玩館」等。
(二崁學堂)
(二崁人很喜歡繞口令耶)
(褒歌館)
(褒歌是種古老的歌謠)
(褒歌的內容有許多和醒世勸世有關)
(褒歌)
(牆上的褒歌)
(這裡的巷弄很有古味)
這裡沒有新式水泥樓房,放眼望去皆是一片古僕的風貌。
走在巷弄裡處處充滿了古早風情,是個逛街拍照的好地點。
「二崁村」並且大力推動社區營造,讓二崁社區藝術化。在牆面、窗堵乃至陶甕、石雕上都可以看見藝文創作。例如詩詞歌賦、手繪圖像等等。尤其這裡保存了許多澎湖古早的「褒歌」,挺有文化。
(當地人的小創作)
(牆上的避邪裝飾)
(這間二崁杏仁茶可以免費餐觀)
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20號。(06)998-3891。
(屋內裝飾不少)
(室內可以泡茶聊天)
(這家的杏仁茶不錯喝,很濃郁)
(很悠閒的老村落)
(村中景色)
(村內的柑仔店)
貨真價實的古早「柑仔店」。
(柑仔店內賣一些糖果飲料)
(二興宮)
「二興宮」是當地信仰中心,但是目前正在整修中,並無開放。
「二興牆」是當年村落對外防禦用的石檣,牆上還有射擊用的槍眼。
村裡最具規模的「二崁陳宅」興建於民國前一年(1910年),現在列為三級古蹟,平日有開放收費參觀(全票30元),但本貓的行程沒能前往參觀。
【二崁陳宅】
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6號。(06)998-1952。
(澎湖風大,把樹梢吹成平整的模樣)
「二崁村」保存的相當完整,簡直是個活的博物館,可以讓我們瞭解先民的生活。這樣的老聚落在全國並不多見,值得更多的關注與推廣。大家到澎湖旅遊時,記得要把「二崁村」排到行程內喔!
(2013/1/28)
延伸閱讀
- 【新北市新店區七張站美食】賴岡山羊肉 2025:米其林必比登,新店知名羊肉宵夜店,藥膳羊肉清鮮味美不羶不油膩,配碗滷肉飯很滿足 7051
- 【懶人包】台灣米其林指南特輯 Michelin Guide 2025(台北、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完整得獎名單及評論 7050
- 【新北三重美食】店小二魯肉飯:米其林必比登!三重滷肉飯五大天王後起之秀,在地人激推小店,豔紅帶皮滷肉飯是招牌,銅板價平易親民,捷運台北橋站在地美食 5468
- 【新北市新店區新店市公所站美食】超人鱸魚 2025:米其林必比登,熱賣20多年鮮美滋補鱸魚湯,更棒的是滷肉飯和乾拌麵,高質感的小菜讓人食慾大開 7057
- 【新北永和美食】客家小館 2025:米其林必比登,1975年創立,永和小巷內超難找經濟美食 7044
- 【新北新店小碧潭站美食】山東小館:米其林必比登,新店最強酸菜白肉鍋,1977年創立,蒸餃、熱炒菜一流,價錢經濟實惠,新店聚餐必收 6555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