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2號。(02)2893-9981。
※ 09:00~17:00,週一休息
※ 免費參觀,入內需先換室內鞋

(北投地圖)
北投是台灣著名的溫泉鄉,日據時代到光復初期曾繁華一時,也是台菜「酒家菜」的發源地,現今仍是台灣觀光名勝之一,很適合安排旅遊。
(溫泉博物館)
講起北投溫泉,當然要去參觀北投地標「北投溫泉博物館」。它位在北投公園及「北投圖書館」後方,是一幢典雅的和洋混合磚木百年建築。

(入口處在中山路側,是二樓)
日據時代大正2年(1913年/民國2年),台北州廳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興建了「北投溫泉公共浴場」,由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他在台灣設計了總統府、監察院、台南州廳等多項經典建築)。

(左邊是換鞋區,進入室內要換室內拖鞋)
台灣光復後,公共浴場因管理單位更迭終至荒廢,1998年在地方熱心居民的奔走下,免於被拆除,經台北市政府斥資整修,以「北投溫泉博物館」為定位,重新整修開放免費參觀。
(展覽廳介紹北投溫泉歷史與地質)
進入後二樓是展覽廳及中央大廣間,經樓梯下到一樓後有男女更衣室、大眾浴池及個人浴池。現在整館皆為博物館,不能泡溫泉。

(北投溫泉博物館長鍾兆佳與北投特色牆)
「北投溫泉博物館」近年來很努力推動北投整體的文化與觀光,不僅改善館內的陳展內容,也努力結合在地人文,並推出具有北投特色的文創商品。

(北投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在現在加賀屋旅館的位置)
北投溫泉最早在1894年由德國人發現,1896年日本大阪商人平田源吾在北投溪畔建立北投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開發至今已百年以上。
(當年這幢漂亮的古蹟房子差點被拆掉,幸好有搶救下來!)
早年北投的溫泉都是高級溫泉,只有官員、軍官、有錢人才能享受。直到這間「北投溫泉公共浴場」開幕,是北投第一間大眾溫泉,門票很便宜,讓庶民大眾也都能享受北投優質的溫泉,在北投發展歷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展示的硫磺曠石)
北投的溫泉含有硫磺成份。

(唭哩岸石)
(說明)

(北投白瓷土)

(說明)
(二樓大廣間)
中央大廣間可以舉行宴會或表演,平常開放大家休憩。

(大廣間外的陽台)

(二樓放映室)
本館二樓有放映室免費放映早期台語片,例如在北投拍攝的《溫泉鄉的吉它》等片。
(二樓放映室)
台灣早年有許多電影在北投拍攝,在台灣電影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二樓溫泉DOZO展)
這間展室介紹北投的發展史。

(展室內)
牆面上介紹北投酒家菜與北投的產業發展,有做互動裝置增加趣味性。
(展室外做成泡溫泉的洗浴座位以及熱氣蒸騰的樣子,給遊客拍照)

(目前發現最大的800公斤北投石)
館內一樓展出「北投石」,北投石具有放射物質(鐳Ra),於1905年全球首次發現。

(發現北投石的日本人岡本要八郎)
1923年裕仁皇太子曾經來看過北投石。
(館外立有「北投石命名百年紀念碑」)

(一樓大浴池,有羅馬風格的圓拱列柱)
浴場一樓最主要的是以服務男賓為主的大浴池,採融合羅馬浴池的風格設計,有圓拱列柱以及鑲嵌彩色玻璃,提供了極為明亮華麗的沐浴氣氛。

(羅馬大浴池的側面)
(以前大浴池的照片)

(西方化的彩色鑲嵌玻璃)

(彩繪玻璃的外觀)

(一樓佈置成浴場)
(一樓佈置成澡堂的樣子)

(角落設有互動裝置給遊客玩)

(小浴池)
除了有大浴池也有小浴室,供女性使用。
(小浴池)

(想像在浴池泡湯的感覺)
北投公園一帶風景優美,有小溪流過,相當愜意。參觀「北投溫泉博物館」可以瞭解北投溫泉的絕代風華,再到附近景點逛逛,泡湯或品嚐小吃美食就是很棒的假期。

(北投博物館的文創商品)
◎ 貓大爺淡水線美食:中山站、雙連站、劍潭站、士林站、北投站
(2021/5/16更新)
延伸閱讀
- 【懶人包】貓大爺文湖線美食特輯中(2025,68篇):南京復興站、中山國中站、松山機場站、附遼寧街夜市、濱江市場 7114
- 【台北市旅遊】台北松山機場觀景台 2025:松山機場觀景台全新整修免費開放,航空迷新據點,適合親子一同賞飛機 7101
- 【台北南京復興站美食】有有1969(原冇𠕇有麵擔)2025:遼寧街夜市1969年創立熱炒老店,曾獲台北滷肉飯冠軍,老店成功轉型年輕化 7118
- 【台北松山站美食】松山市場水餃 2025:手工水餃大顆紮實又便宜,CP值太高,沒有招牌店名,隱藏在菜市場超過40年,每天只賣2小時(冷凍水餃要預約)7117
- 【台北小巨蛋站美食】新華港式菜館 2025:平價廣東菜家常風味老店,經濟實惠吃不膩,脆皮雞、百花油條都是招牌(附完整菜單)7116
- 【台北忠孝敦化站美食】波記茶餐廳 2025:一秒到香港,重現香港70年代冰室風情,干炒牛河、XO醬炒公仔麵、港式點心、絲襪奶茶都是滿滿港味 7115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