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旅遊】紀州庵文學森林:日本時代餐廳遺跡 2238

台北市旅遊

台北市同安街107號。(02)2368-7577

(古亭捷運站2號出口,沿同安街往水源快速道路方向走)

    官網http://www.kishuan.org.tw/home/

    紀州庵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kishuann

10:00~17:00。(週一休館)

20145月,台北市西南角,靠近新店溪邊的日式老屋「紀州庵」整修完成,開放參觀了。 

走到同安街底,靠近河堤的水源快速道路,路邊可以看到一間日式老屋以及一片小公園,這裡就是「紀州庵」。

 

台灣以前被日本統治過50年,留下許多日式傳統房子。這些老屋有很多都被拆掉了,剩下也多半破敗荒廢、無人聞問。近年來,大家對於文化古蹟保存的意識提高了,也發現這些老古董其實有促進觀光的價值,因此越來越多日式老屋被修復開放,成為休憩或是藝文空間。

 

「紀州庵」是日據時代的「料亭」(餐廳)。1895年台灣割讓給日本。1897年,日本紀州和歌山人平松德松及他的妻子,與岳家場喜兵衛,在台北城創立了「紀州庵」,以關東料理為主,招牌菜是香魚(鮎魚)料理。

(離屋大門)

「紀州庵」本店位在若竹町,約是在今天西門町南側,貴陽街與長沙街之間,離西本願寺不遠。後來生意越來越興盛,就在川端町(今日金門街到廈門街之間,汀州路以南至新店溪畔這個範圍)成立「紀州庵支店」,1917年獲得營業許可。

(離屋大門)

「紀州庵支店」最早是一座兩層木構茅草屋頂的餐廳,二樓約與河堤等高,以數座木橋連接。隨著經營逐漸起色,陸續擴大興建本館東側相連的二層樓木構建築,屋瓦也改磚瓦。

(日式窗戶)

當時新店溪畔除了「紀州庵」外,還有新茶屋、清涼亭、馬屋支店、樂水、清月等料理屋,最盛時共有八間,形成一條河景美食街。

(河堤就在旁邊)

平松德松於19271928年間改建了本館,並且擴大營業規模,新建了「離屋」與「別館」。「本館」樓高三層,地面層為鋼筋水泥造、二樓與三樓為木造,地面層主要為居住空間,二樓是主要出入的門面,以水泥橋連接堤防頂,並以石材裝飾橋面,作為迎賓的通道。本館二樓包含了客室、帳場、調理場與平松家族的居住空間等。

(本館與離屋相連接的長廊)

本館三樓餐廳採取大廣間(中間不落柱且開敞的空間)設計,約莫有100疊榻榻米(相當於50坪),三樓眺望出去可以見到新店溪的景色及堤外的跑馬場與遠方水源地(今公館),河岸水景盡收眼底。

(大廣間兩側都有走廊)

與「本館」以長廊連接一層樓的「離屋」,為南北向60疊榻榻米的長條型空間,可用拉門區隔成五個小空間,也就是今日「紀州庵」僅存的建築物。離屋西側有水池花園造景。

(大廣間)

在「離屋」東側還有一間「別館」,分為兩個客室,每個客室約2030疊榻榻米,作為招待貴賓使用。

 (大廣間)

支店除了餐廳,還兼營貸船(出租小船),以及貸網(出租網具)。此外,平松家擁有「屋形船」(3~4艘,每船約乘30人),賓客可於船上飲宴,服務生與藝妓也會隨船服務。「紀州庵」最興盛的時期約有女服務生30名,廚師34名,另有船夫和撈魚人各3~4名,忙碌之時另聘有臨時雇員,飲宴當中亦可召藝妓共歡,可以想見當年多麼風光。

(大廣間的另一側)

(壁龕)

(和歌山市贈送的彩球)

「紀州庵」本店在1939~1940停止營業。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紀州庵」支店也停止營業。1945年日軍戰敗,「紀州庵」成為日人暫居所,後來成為台灣行政機構宿舍。小說家王文興就曾住在這裡。

(側廊看出去是花園)

1996年「本館」失火付之一炬。1998年,「別館」也慘遭祝融。後來破敗的「離屋」差一點被拆掉改成停車場,幸有「台大城鄉所」的教授和學生努力奔走,「紀州庵」在2004年由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連同其周邊共有10株老樹列為台北市受保護老樹。「離館」被修復,我們今日才有這麼一個漂亮的休憩空間。

(建築結構是編竹夾泥牆)

現在在「離館」旁蓋了一幢日式混合清水模的「新館」,裡面有書店、咖啡與藝文空間。整個區域賦與一個浪漫的名字「紀州庵文學森林」。

(新館)

朋友啊!台灣正在轉型,從過去一昧講究經濟發展到目前開始重視文化古蹟保存,這條路其實走的很辛苦。今日得見的許多文化古蹟都是由民間發起、經過和政府公部門及財團衝撞對抗才艱辛保留下來的,有更多文化遺產不幸被官僚消滅了。本貓力量淺薄,只能寫寫文,希望能發揮一點點小小影響力,希望我們的社會能成長,重視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化,讓台灣社會更加美好。

貓大爺台北市自由行旅遊及美食特輯

(2015/2/26)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Leave a Reply

Blogimove部落格搬家技術服務